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风把火车的汽笛声吹向远方,也把巡特警的足音,一层层叠进老城的年轮。当第一缕阳光落在警徽上,那些关于守护的故事,便从车轮与柏油的缝隙里,渐渐苏醒。 方安永作为灌云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一名民警,从警近二十年来,他见证了大队巡逻装备的一次次升级换代。而警用警车的变迁,就像一部浓缩的巡特警工作发展史,每一代警车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与故事,也见证着他们守护灌云平安的初心与坚守。

方安永的巡特警生涯始于2014年,那时大队配备的巡逻车,还是2005年最初那一批老旧的民用轿车。他记得第一次驾驶那辆黑色桑塔纳警车巡逻时,心里既激动又忐忑。那辆车没有专业的警灯警报系统,只是在车顶加装了简易警灯,车内空间狭小,夏天闷热如蒸笼,冬天则寒风刺骨。但就是这样一辆“老伙计”,陪他走过了最初的巡特警岁月。 2014年冬天的一个深夜,方安永和同事驾驶着这辆桑塔纳车在城郊路段巡逻。突然接到指挥中心指令,有群众报警称一名儿童在附近工地走失。当时气温低至零下,寒风呼啸,工地地形复杂,杂草丛生。他们打开车顶的简易警灯,借着微弱的灯光在工地里搜寻。由于车辆没有暖风,他们只能裹紧警服,每隔一段时间就下车徒步排查。警车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,就像一盏希望的灯塔,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不懈搜寻,终于在一处废弃工棚里找到了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。当把孩子安全交到家长手中时,看着家长感激的泪水,再看看满身疲惫却依旧可靠的警车,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——这辆简陋的警车,不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,更是群众危难时刻的“定心丸”。
随着时代发展,2015年,大队迎来了第一批标准化制式巡逻警车。崭新的白色北京吉普汽车作为巡逻车、黑色的荣威SUV作为接处警警车,都配备了专业的警灯警报系统、GPS定位、车载电台和执法记录仪,车内还配备了急救箱、防刺服、盾牌等装备。这辆“新伙伴”的到来,让他们的巡逻工作效率大幅提升。 方安永记得有一次,他们接到指令,城区某商场附近发生一起由口角引起的纠纷。他和同事驾驶着新警车,开启警灯警报,一路疾驰。借助车载电台,他们提前与指挥中心联动,了解现场情况;通过GPS定位,精准规划最优路线,原本二十分钟的路程,只用了十分钟就抵达现场。到达后,他们果断处置,成功控制住事态,避免了事件升级。事后,同事感慨道:“要是以前的老桑塔纳,不仅速度慢,装备携带也不方便,处置起来肯定没这么顺利。”这辆制式警车,就像一位可靠的战友,用先进的装备为他们的执法执勤保驾护航,也让他们在守护群众平安的道路上更有底气。
近年来,随着公安信息化、智能化建设的推进,2023年至今,大队已经配齐特警车、冲锋车、装备车、摩托车等专用警用车辆,并引入了两辆无人驾驶巡逻车,还有无人机、机器狗等其他设备,开启了“科技+人力”的巡逻新模式。 这款无人巡逻车外观小巧灵活,配备了高清摄像头、红外热成像仪和语音交互系统,能够实现自主巡逻、实时监控、异常情况预警等功能。它可以在人员密集的商业区、景区等区域24小时不间断巡逻,有效弥补了人力巡逻的盲区和短板。 有一次,方安永和同事在城区商业街执勤,无人巡逻车突然发出预警,提示某店铺门口有可疑人员徘徊。他们立即赶往现场,发现一名男子正试图撬锁盗窃。由于无人巡逻车实时记录了该男子的作案过程,为他们后续的处置和取证提供了有力支持,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。 此外,无人巡逻车还能通过语音播报,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,成为了流动的“安全宣传员”。每当看到群众好奇地围着无人巡逻车,听着它播报安全提示时,他深切感受到科技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变革,也让他对“科技兴警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 从老旧的民用轿车,到标准化制式警车,再到智能化无人巡逻车,二十年间,灌云巡特警的警车不断升级换代。这些车轮上的变化,不仅见证了公安装备的发展进步,更折射出他们巡特警工作理念的转变——从“被动出警”到“主动防控”,从“经验警务”到“科技警务”。 时光的车轮缓缓碾过,留下一道道深浅交织的痕。 如今,每当方安永驾驶着崭新的警车,或是看着无人巡逻车在街头穿梭时,总会想起最初那辆桑塔纳车。无论装备如何升级,车辆如何变迁,他驾驭着这些“车轮上的守护者”,“守护一方平安”的巡特警初心始终未变。


来源丨江苏警方编辑部 连云港警方
- 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文章了
- 下一篇:车轮上的守护:三代警车见证他的巡特警初心










